在環球中心廣場,8臺新能源清掃車正在無聲作業。這些車輛加注5分鐘即可續航300公里,排放物只有水。成都市城管委算過一筆賬:與傳統柴油車相比,每臺新能車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.8噸,相當于種植200棵銀杏樹的凈化效果。
特別設計的"銀杏葉模式"解決了秋季清掃難題。當車載激光雷達檢測到落葉厚度超過3厘米時,會自動切換大功率吸塵狀態。青羊區文化公園的監測顯示,該模式使銀杏葉清理效率提升40%,且避免了傳統掃刷對古樹氣根的損傷。
在太古里商圈,清掃車變身"移動花箱"。車頂種植的三角梅隨季節綻放,車身兩側的LED屏滾動播放文明標語。這種"功能+景觀"的設計獲得市民點贊,相關視頻在抖音平臺獲得超500萬次播放。截至2024年6月,成都新能源清掃車占比已達78%,提前完成"十四五"目標。